三、理想化
「理想化」是Kohut關於自戀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概念,與前一篇文章中的「鏡映」同為他對於早期自戀成長的重要歷程。「理想化」原本是精神分析中,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轉中的一種。相對於「投射」是將壞的感覺放到外界人事物,「理想化」則是將好的感覺放到外界,藉此來感覺擁有一個好的客體。兩者同樣都會經歷「分裂」的過程,因此只有「全好」或是「全壞」的感覺,因而造成扭曲。但是Kohut在自戀成長中把「理想化」視為是一個健康自然的過程。出現的階段兩者略有不同,通常「鏡映」出現在較早的階段,主要目標是自我的凝聚,像是要把零散的拼圖組合起來;「理想化」在稍晚出現,主要目標是自我特質的進一步發展,比較像是要去畫一幅自己的作品。 因此,「理想化」有點像是「模仿」的過程。就像學畫的過程藉由「臨摹」大師的作品,來培養欣賞的眼光與訓練技巧,等到純熟之後再去發展出屬於個人的特色風格。
「理想化」與「崇拜」
所以我們常可以觀察到,小孩都會很自然的崇拜自己的父母,甚至在很早期的階段,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是全世界最好的,最強的。除了是因為小孩需要感覺擁有好的照顧者來得到安全感,成長學習過程中需要一個好的「典範」也是重要的需求,這是必經的過程。就像你想要模仿一幅畫,你一定會選一幅你認為很美的畫,總不會去選你認為不好看的吧!嬰兒成長早期環境是有限的,沒有太多選擇,父母又是他心中很重要的人,很自然地會去「理想化」自己的父母,那是成長的需求。這時父母親要「暫時」、「有自信」的讓小孩理想化,讓小孩相信自己正在學習「好的」內容,建構一個夠健康、有自信的自戀感受。所以有自信的父母親,他們小孩往往也比較有自信,不害怕去接受挑戰;而沒有自信的父母,甚至常常自怨自艾的父母,小孩也會對自己比較沒信心,害怕去面對未知的事物。
「理想化」與「鏡映」的不同
看過前一篇關於「鏡映」的文章的人,這時候應該會出現疑惑。不是說在鏡映的過程要克制父母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小孩嗎?那小孩子模仿你不就是在影響他嗎?這不是互相衝突的嗎? 這確實很容易讓人感到困惑與不知所措,不容易區分的清楚。我個人的看法認為主要的區別是,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不同。 如同我前面舉的例子,「鏡映」比較像是拼圖,重視的是「正確性」;「理想化」比較像是創作一幅畫,是要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能力與特質,一開始會需要「模仿」這個歷程。父母此時可以暫時讓自己成為被模仿的對象,小孩可以因此先建立起一定的自信。之後慢慢地(而且無可避免),他自己一定會發現父母不夠完美,就像之後看過更多的畫作,會發現更美或是更喜歡的畫一樣,他開始會轉向其他的認同並繼續發展下去。他會經歷挫折的感受,但是只要挫折不是太大,就能在處理挫折中訓練自己的能力而成長。之後最初所模仿的,或許會被放棄,也可能部份保留下來,成為自己風格的一部分。重要的是,他能繼續依照自己的特質去發展。
當一個「被動」的父母
在「鏡映」與「理想化」這兩個過程中,共同的原則是,父母要盡量保持「被動」的角色。當小孩需要回應時,才給予所需要的「鏡映」,不用主動積極地灌輸自己的價值觀給他們;當小孩主動認同你、模仿你時,不用太缺乏自信,也不要太洋洋得意,有機會的話,可以和孩子談談他想要模仿的想法。只要父母盡量保持被動,孩子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就能主動、自然地領導他的發展。 那我們是不是要在孩子面前盡量表現良好的行為,將不好的行為隱藏起來?當然,是人都會有缺點。如果你真心覺得自己的一些行為不好,不希望孩子模仿,能夠真的改變它當然很好(孩子常常可以幫助你看見自己的喔);否則的話,承認自己的缺點,與孩子一同討論行為的優缺點與可能的後果,幫助他們(包括父母本身)得到更廣的視野。太小的孩子當然無法深入討論,可以運用想像與角色扮演,以遊玩的方式來讓孩子經歷。不好的情形是,父母否認自己的缺點,但是表現出不一致的行為,孩子面前一套,私底下另一套。孩子永遠都會發現父母的所有行為的(這我可以跟你保證)。你的不一致反而更容易造成孩子的內心的衝突與對你的失望,造成「理想化」過程的失敗。 果然,誠實始終是最好的策略。(只是很難做到,我知道) 很多父母一定會疑惑,「被動」會不會造成父母做的太少,小孩得不到足夠的資源成長,落後給別的小孩呢?其實,兒童的自我發展是自然會進行的過程,不需要你特別去啟動與強化。「被動」不是「懶惰」與「不作為」,如果你認真觀察孩子的發展,你會發現,光是「被動」去回應已經會讓人忙的不可開交了,你常常還得只能選擇部份去做,無法全部都回應的。 「可是小孩的選擇看起來是沒有發展性的,可能未來會很辛苦,養不活自己」,很多父母一定為這麼想。可是未來社會會變得如何,沒有人能確定;但是小孩長大是在1、20年後,以現在社會發展的速度,可以確定的是,一定跟現在不一樣。你用現在的社會狀況去框住孩子的未來,怎麼想都是比較差的決定。況且無論未來社會如何變遷發展,小孩能根據自己的特質發展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即使物質條件可能不是很好,但是一定比較快樂。 台灣的父母常常是忙於給小孩自己想要給的,而不是小孩要的,結果是兩邊都很累,也對彼此失望。
父母自己對於「被理想化」需求
這是一個常出現又不容易被察覺的問題。 被人崇拜著是一個很令人滿足的感受,有時父母太沉溺在被孩子「理想化」的感覺中,無法接受孩子對你的失望。於是可能會對孩子的真實感受表現出憤怒的情緒,造成孩子過多的罪惡感;或是過度掩飾自己,用不適當的方式討好孩子,影響他們去建立一個健康的自戀感受。
自戀成長三部曲
「涵容」、「鏡映」與「理想化」是我認為生命初期自戀成長很重要的歷程,是關於「環境」如何提供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概念。它們雖然是發生在生命的早期階段,但是如果進行的不順利,會在後續的生命歷程中繼續進行以尋求完成發展。它可能會出現在學校就學過程中,未來的工作環境裡,以及日後自己組成的家庭中。所以整體的社會還是有機會可以修復個人早期成長的不順利。一個夠成熟的社會,可以「涵容」個體的差異性,不必因「分裂」而破碎不完整;適切地回應他們的表現,讓他們有機會看見自己;提供足夠豐富的價值,讓他們有機會認同並繼續發展自我。 「不完美」從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,甚至根本不是「問題」,它是真實世界的本來面目。能真誠並如實地面對這個世界,才是生命最大的課題。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