宅世代

大家一定都聽過,「宅男」、「宅女」「宅...」的用語,「宅」似乎成了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。「宅」究竟意味著什麼?潛在的又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?這跟自戀有關嗎?為何成為發展的趨勢?

一個人選擇多數時間待在家裡,儘可能減少外出活動,避開陌生的環境與人際接觸,從事自己喜歡的個人活動。所以「宅」不只是單純地喜歡待在家裡,避開社交接觸與留在個人的世界是很重要的特徵。

這意味著,人際接觸對他們而言是不舒服或者是麻煩的,或至少是不重要的。

以一般社會學或是人類學的觀點,多數會認為人是群居性,人際間的接觸與溝通不僅是需要的,甚至是必要的。精神分析的「客體關係理論」甚至認為,「尋求與客體的聯繫」是人的本能。

人可能因為先天特質的差異,對於社交有著不同程度的需求,並沒有一定的標準。這些先天的差異,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環境的影響,會產生變化。但是無論如何,應該不至於到會需要刻意避開人群的程度。以心理學的觀點而言,最有可能的情況是,早期尋求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挫敗經驗,導致了心理上的退縮,因而撤回到原始的自戀狀態,也就是一個人的世界。

什麼樣的挫敗經驗呢?

我試著整理幾個可能的情況。

1、先天比較內向與敏感特質的小孩,當成長過程處於對他而言情緒過於強烈的環境(高情緒表達的照顧者,衝突不合的家庭關係),為了保護情緒不受到過度刺激,只能退回自己的內在世界。這樣的小孩常常是安靜的,自己一個人玩不太吵鬧,好像沒什麼問題,很容易被忽略。

2、自戀成長過程中,照顧者的因為種種的因素,對於兒童的心理回應不足或是扭曲,導致自戀的脆弱(可以參考前面寫的鏡映理想化)。這樣的小孩常常缺乏自信,很容易因為社交情境中的負面訊息而受創,因而試著迴避可能受傷的社交情境。

3、照顧者過於保護的態度,讓兒童無法在環境的正常與適當的挫折中修正與適應,一旦面臨重大的挫折,在無法有效因應的情況下,逐漸退回早期較讓人滿足的依附狀態,通常是對父母或是配偶的依賴。這樣的小孩通常比較自我中心,行為比較驕縱任性,現代所謂的「啃老族」就是屬於這個類型。因為無法忍受挫折,難以在生活與工作中獲得成就,通常會選擇從社交中退縮,避免自戀傷害。這是在台灣是很常見的型態,與文化中的教養模式有很大的關係。

為何「宅」的趨勢在現代社會愈來愈明顯?

我認為網路的興起是很重要的原因。過往「宅」在家裡,應該算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,沒太多事情可以做,只能看書看電視。現在只要接上網路,不用出門就可以獲得關於這個世界大量的資訊(關於網路資訊內容的問題是另外一個議題,本篇先不討論),加上工作與經濟型態的改變,理論上有可能可以完全不出門也可以生活,選擇「宅」在家裡在現代的社會變得方便又不困難。即使身體需要活動才會健康,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在家裡運動;更何況還有空汙問題,現在常常到戶外運動反而不利健康。

重要的是,透過網路人可以建立一個自己選擇的個人世界。想要什麼訊息,敲鍵盤問一下谷歌大神;隔著螢幕,遇到不想要面對的狀況,按一下滑鼠就可以離開。甚至你還可以在網路上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身份,一個不同於你現實生活的身份,一個你渴望的身份。萬一失敗了還可以重來,像玩遊戲一樣,可以有無限多條「命」。這如何能不吸引他們!

當然,實際上的網路也沒有這麼美好,網路的世界畢竟也是「人心」的世界,同樣會有人的問題。可怕的人肉搜索與網路集體霸凌,比起真實世界的恐怖程度也是不遑多讓。但是比起真實世界,網路帶來的控制感還是大的多了。

這種高度的控制感,大大的滿足了人的「自戀需求」。如果真實的世界不改變,無法為人的自戀成長與修正提供適當的環境,選擇「宅」在家中進到網路世界,恐怕會成為他們唯一的選項。

讓人更憂心的是,因為網路的特性,一些原本在真實社交中會被被隱匿與壓抑的想法,更容易被表達出來。這些想法原本之所以會被壓抑,正是因為它們往往帶著較強的情緒與攻擊性,這就是為何大家會感覺網路上總是出現許多不適當與不成熟言論。這些在網路世界造成的問題,又會回過頭來影響真實世界。

網路世界的形成已經勢不可擋,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,未來的發展難以評估,這也是我未來想要觀察的重點。

這篇文章主要想要告訴大家,「宅」現象與「自戀」發展不良有關;因為網路的興起促成它的發展,進而影響網路與真實世界的樣貌。而「自戀」的發展主要還是來自於人在真實環境中的成長歷程,這是我們未來需要投入去關心與注意的議題。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