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要研究「自戀」這個主題?
首先我想要先說明的是,為何我選擇「自戀」這個主題,以及這個思考過程的發展脈絡,相信這有助於大家理解我想表達的想法。
或許是先天的性格,從懂事以來我就喜歡思考,總是想要探究現象背後的成因。很自然地,一開始就受到哲學的吸引。青少年時期看了叔本華的「意志與表象的世界」,受到很大的啟發,但是之後並沒有系統性的鑽研哲學。高中時很喜歡物理,對於探索自然世界的運作很感興趣。高中時期原本想選擇哲學或是物理作為未來的志向,在那時台灣社會教育的氛圍下,不意外地遭到父親的反對,最後選擇了醫學系。
雖然如此,哲學與物理對於「本質」的探討,還是我主要的思維方式,尤其是對於「心」的探索。所以後來醫學系畢業後,義無反顧地選擇精神科作為我的工作,因為它比較能貼近我所想做的。
進入精神科之後,接觸到精神分析的理論,它便成為我很長一段時間探討「心」的主要方式。
後來因緣際會下讀了幾本佛學的經書,主要是「金剛經」與「心經」,發現到佛學對於「心」的狀態,有非常深的理解。於是我嘗試將精神分析理論與佛學的概念做一些連結,發現兩者之間其實有很高的共通性。其中佛學的「我執」的觀念,與精神分析中的「自戀」,更是深深吸引我的注意。佛學將「我執」視為「苦」的來源,而精神分析中的自體心理學則將「自戀」視為「心理困擾」的根源。於是我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對於「自戀」這個概念的探索。
我從事臨床工作已經超過25年,在不斷嘗試探索個案或是社會所發生的問題的過程中發現,不論是把病房弄的雞飛狗跳的人格病疾患、校園裡的霸凌、網路成癮、宅世代、戀物癖,令人髮指的恐怖情人、殺童案件、隨機殺人,甚至是社會邊緣的遊民,我總是看見潛藏在他們深層心理中的自戀困擾。這些困擾有很大的部份是,與他們早期的成長經驗有關。這些早期的成長經驗所造成的問題,在成年之後要去處理其實是很困難的過程。臨床上,他們要嘛根本不會來看精神科,即使來了,也很難讓他們能持續維持在會談治療中。我清楚地意識到,如果外在環境沒有變,這些問題會不斷持續發生。
於是我開始嘗試整理這些概念,試著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。如果可以改善成長的環境,就能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。於是我開始整理,社會上的一些狀況如何影響兒童的成長環境。
這本書就是我整理的結果。
Last updated